艾因贾鲁之战的背景
旭烈兀(1217—1265年),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的第五子,与蒙哥、忽必烈是同母兄弟。自窝阔台死后,蒙古诸王公就处在权力的激烈争夺中。
1248年窝阔台之子贵由死后,旭烈兀联合拔都等人积极拥戴其长兄蒙哥,挫败了海迷失等人的阴谋,使蒙哥在1251年诸王公大会上夺得大汗之位。在随后蒙哥打击窝阔台系势力中,旭烈兀受命察视失烈门等人,为蒙哥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蒙哥坐稳大汗之位后,便积极筹划进一步扩张。由于是同母兄弟,忽必烈、旭烈兀都得到积极的培植。忽必烈负责中原事务,旭烈兀则成为西征大军的统帅。1252年,怯的不花为先锋,率1.2万人先行西征。
第二年,旭烈兀率主力军出发渡过阿姆河,带着蒙哥给他的“从阿姆河两岸到埃及尽头的土地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习惯和法令。对于顺从你命令的人要赐予恩惠,对于顽抗的人要让他们遭受屈辱”的嘱托,从此离开了生他养他的蒙古大草原,也离开了蒙古贵族之间的勾心斗角,去开阔另外一片疆土了。
1258年,旭烈兀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1260年3月,叙利亚最大城市大马士革被怯的不花攻陷,仓皇出逃的阿尤布王朝苏丹纳斯尔优素福(Nasir Yusuf)也被捕获,成为蒙人的阶下之囚。纳斯尔的弟弟卡拉克城主莫吉特因为与兄长争斗,未作任何抵抗便投效于蒙古。
至此埃及马木鲁克政权成为伊斯兰世界硕果仅存的一支有能力抵抗蒙古人的武装力量。
艾因贾鲁之战的过程
1260年7月26日,马木鲁克先头部队在拜伯尔斯(Baibas)统率下离开埃及前往巴勒斯坦,击溃了加沙一小支由拜答儿(Baidar)指挥的蒙古军。阿迦的法兰克人不但未帮助蒙古军,反而允许马木鲁克军过其境并在阿迦城下补充粮草。
依据多桑蒙古史,忽都思的马木鲁克本部及叙利亚阿拉伯人与突厥蛮部约1万2千人,加上牧民军队若干,最后组成一支联军,联军数目争议较大,从12万到1.2万不等,史学界一般认为2万余,忽都思大军借道十字军控制的加沙以北地区,向叙利亚进发。
1260年9月3日,马木鲁克骑兵和蒙古骑兵在当代巴勒斯坦那布卢斯附近的艾因贾鲁平原交战。
通说往往认为怯的不花轻敌冒进,落入了埃及人布好的陷阱。但实际上作为蒙古名将,怯的不花的作战远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轻率。
和很多人的常规看法不同,开局竟然是埃及军的先锋军拜巴尔斯部数千人用打了就跑的战术,对严整的蒙古军阵势发起袭扰,时间长达数个小时。其中有少量换上轻甲的马穆鲁克,但大部分是从埃及各地招募而来的撒拉逊弓骑兵。需要指出的是,在马穆鲁克王朝早期,正规马穆鲁克不过一千多人,战斗力也比不上后来的巅峰时代。
这是源自安息时代的帕提亚战术,或者说蒙古人的基础战术如快速机动、大纵深迂回等与其他游牧民族没有任何不同,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西征中蒙古人对钦察人的胜利源于有更好的组织和装备,因此在近战格斗中取胜。
怯的不花绝不可能看不出拜巴尔斯在玩什么花样,他出动骑射手试图驱散拜巴尔斯的部队,但在拜巴尔斯轻捷如风的机动下,蒙古骑射手被耍得精疲力竭,更是在对射中纷纷中箭落马。我们可以看出,蒙古马在放风筝战术中毫无优势,高大的阿拉伯马体力更加充沛,更适合机动扰敌。
作为一个蒙古人,怯的不花明白决不能破坏自己的阵型。他阵中的亚美尼亚重骑兵和突厥古拉姆战士被拜巴尔斯骚扰得咬牙切齿,纷纷请求发起冲锋。
考虑到长期被敌人围射袭扰,非常影响己方的士气,怯的不花决定向敌人预先选好的战场前进,和马穆鲁克人决战。敌人是远道而来,所以怯的不花认为哪怕让对方占了在战场上严阵以待的优势,己方也能够取胜。
怯的不花的最大困扰恐怕在于他这边没有两位优秀的指挥官,不然他就能派部下去驱散拜巴尔斯的骑射部队,自己率领本军防御可能的偷袭或者伏击。
蒙古军队紧追不放,冲进山谷,他们的进军并不迅疾,因为蒙古骑兵大多披挂了质量可观的钢甲,而且怯的不花也决不能让己方的基督徒重骑兵掉队,他们的冲锋技巧让蒙古人称赞不已。
拜巴斯军团迅速回归本阵,这样马木鲁克阵营的全貌展现于怯的不花眼前。
1万埃及骑兵排成六公里长的阵线,中间厚两边薄,呈内凹的新月形,目的是充分发挥弓箭的密集火力。忽都思在中央指挥全局,拜巴斯统领右翼。部署在两侧群山里的轻骑兵这时也冲了出来,形成对蒙古军队的三面包围。
由于被包围导致的慌乱,少量在叙利亚就地招募,意志不坚的仆从军离开了战场;但蒙古军全军仍有2万左右的战力。